那么,到底什么是踝关节撞击综合症呢?这种疾病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如何预防呢?今天我们邀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付国建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踝关节撞击综合症?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指因各种软组织或骨骼的摩擦、冲击或挤压而引起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的一组疾病。大多伴有或并发踝关节炎症改变。损伤原因多为运动损伤,可引起骨赘增生、韧带损伤、松弛、踝关节周围软骨损伤等病理改变。
简单来说,踝关节撞击症就是有东西卡在踝关节内,当骨头撞击它时会引起疼痛。
踝关节前部有骨赘,当踝关节背屈时会造成撞击
我们先来看看踝关节的结构。踝关节由骨结构和韧带结构组成,两者都比较复杂。
踝关节的骨结构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组成。它就像我们在木工中看到的榫卯结构。凸的称为“榫”,凹的称为“卯”。
踝关节骨结构
距骨的特点是前面宽,后面窄。当踝关节背屈时(勾勾动作时),距骨较宽的部分进入踝关节,骨骼配合良好,踝关节稳定。当处于跖屈位置时(脚趾下压时),距骨较窄的部分进入踝关节,导致骨结构之间的空间较大,使踝关节不稳定。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因此,踝关节周围需要大量的韧带结构来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但当韧带松弛、软组织过度增生或骨骼结构异常时,很容易出现踝关节屈伸时的不配合,导致踝关节撞击。
踝关节韧带结构
患有踝关节撞击综合症
有什么症状?
当踝关节处于极度背屈(向上钩脚)或跖屈(向下踩脚趾)时,踝关节前部或后部出现疼痛,则需要考虑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常发生在踝关节外伤后。严重时影响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并伴有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无法剧烈运动。
临床诊断标准如下:
临床诊断标准:
踝关节疼痛(将脚向上勾起)或跖屈(将脚趾向下踩)并伴有活动受限;
踝关节以前受过伤,比如踝关节扭伤,特别是反复扭伤;
可触诊前踝或后踝压痛点,反向活动后疼痛减轻;
严重者可触及骨赘增生;
为了确诊,需要由骨科运动医学医师进行身体检查。结合症状和体格检查,还需进一步进行踝关节影像学检查。
诊断为踝关节撞击综合症
需要进行哪些测试?
X线检查:主要判断关节位置及是否有明显骨赘增生。
X线检查可见后踝区有骨赘增生,踝关节跖屈位发生后踝撞击。
CT检查:CT检查,尤其是三维CT检查,可以很好地弥补X线检查的角度限制,可以全面评估踝关节周围骨骼的变化。
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韧带、软骨、骨结构的变化,对踝关节损伤及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做出良好的判断,为踝关节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关节撞击征象。
MRI检查可见关节前方距骨水肿,软组织冲击,后方有局部积液肿胀。
患有踝关节撞击综合症
如何治疗?
对于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如果症状较轻,没有明显的关节不稳定或骨赘增生,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关节内注射钠盐等。透明质酸等。
对于反复发作的撞击综合征,经非手术治疗后仍不见好转并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关节内有明显的骨赘增生、软骨损伤或韧带损伤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
目前开放手术暴露困难、侵入性大、容易损伤血管和神经。因此,关节镜手术已成为一种趋势。根据撞击征的部位和病理情况,进行关节镜修复手术,包括骨赘切除、软骨修复、韧带修复等手术方法。一般来说,关节镜修复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如何预防踝关节撞击?
1、运动前充分热身,让踝关节活动起来,增强踝关节肌肉和韧带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力量。
2、锻炼要适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在疲劳或身体不适时进行锻炼。
3、强化踝关节肌肉对于提高踝关节稳定性和身体平衡性,从而更好地保护踝关节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多做抬脚跟、踮脚尖的动作,如下图
抬起脚趾并踮起脚尖
4、运动时选择防滑、减震的鞋子,可以为足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护。注意系紧鞋带,保护踝关节,尤其是做跳跃练习时。
5、踝关节一旦扭伤,需要积极规范治疗,避免出现踝关节不稳等问题。
结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anlihuogw.com/html/tiyuwenda/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