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以六年级小篮球单元教学为例,构建专项运动技能培养体系

    马阳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意见》指出:“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锻炼和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以及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落实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特殊运动技能”的要求,本文针对三级(六年级)单元教学方案》以第一学期《小篮球》为例,构建以专项运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篮球教学大单元教学体系。

    1、以“竞赛”为起点,确立单位目标

    “比赛”是球类运动的路径之一。特殊运动技能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充分体现其实用价值。笔者在单元设计中以“比赛”为出发点,通过“教学、勤练、经常比赛”来达到让学生掌握专项运动技能的预定教学目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跑动时双手接球等技术动作,并与运球、投篮等技术组合相联系,不断巩固和提高技能,加强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动作。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多样的竞赛,让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技术,提高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在竞赛中实践、在竞赛中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在竞争中竞争。渗透到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基于此,六年级上学期“小篮球”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认知:了解篮球装备知识,养成积极备战篮球的习惯,懂得在激烈对抗中保护自己,运动后放松肌肉,学习轻伤自我处理常识。

    技能:基本运动技能包括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特殊运动技能包括学习和掌握篮球场上的移动(横向跑、变速跑、变向跑)、运动时用双手传球、胸部接球,实现准确、稳定的接球等,并能顺利地与运球、投篮等其他篮球技术结合,完成简单的2人或3人战术配合和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培养学生的“竞赛”能力。

    道德:遵守竞赛规则,文明竞赛,培养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精诚团结、齐心协力、赢得比赛的团队精神。

    2、按照“技术、体能、应用”三个维度分配单元课时

    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核心规则

    《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提出,“技术、体能、应用”构成单元教学,即技术性教学。以学习技术、提高体质、夯实技术体为主的单元(新教学)共同培养技术在游戏情境中应用能力的体能单元(练习班)和应用单元(竞赛班)三个小单元构造大单元,建议球类“技术、体能、应用”为1:2:单元配课方案为3。本单元分为技术3节、体能6节,并按照《省纲》三个教学维度进行9场申请。安排大量的对抗性游戏和竞赛活动课,让学生在移动、行进时不断提高双手在胸前传球、接球的能力,并与其他篮球技术结合使用,达到“玩”的程度(表1)。需要明确的是,“技术、体能、应用”课时的分配比例并不固定,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学生的篮球基础进行不同的分配。

    3、以“学行三一”为基础设计班级教学方案

    《省纲要》规定了在“技术、体质、应用”框架下体育课堂教学“学练三一”的教学过程方案,即球课以“单体练习”为主并以此为核心的综合练习”。以“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实施教学。它强调在各种组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中巩固和提高个人技术动作的质量,建立多种“块状”动作模式,以适应篮球运动“开放运动技术”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单个动作和动作组合的学习质量,并创设不同难度的环境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在教学比赛中简化比赛规则,降低动作要求,让学生体验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和协作性特点,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运用“小三级(六年级)上学期《篮球》单元《小篮球》以《学练三一》教案为例。

    单体练习。运动:侧向奔跑、改变速度、改变方向;移动时双手放在胸前传球和接球。

    组合练习:侧身跑+传接球、变速跑+带球、变向跑+传接球;移动时双手在胸前传接球、运球+移动时双手在胸前传接球;侧身跑(变速、变向)+跑动时双手在胸前传球,接球+运球+射门。

    游戏和比赛。游戏一:快速移动;游戏二:双手传球至胸前,边移动边接球;游戏三:“断球”游戏;比赛方式:4人制比赛(半场)。

    4、建立基于专项运动技能的多元评价体系

    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

    评价不仅是对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反馈,而且支配着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本单元的篮球教学评价设计根据篮球运动的具体运动技能要求,设计了复习+考核+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检查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单元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提高幅度等教学过程表现的评价。考核是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进行的定量测试。同伴评价是对同队或不同队学生在教学和比赛中的过程评价和运动技能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比赛表现的评价)。评价体系中,以篮球专项运动技能评价(80分,包括专项理解、专项体能、专项技术和比赛表现)为主要评价内容(表2、表3)。通过多元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在比赛中积极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有效提升“竞赛”能力。

    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的重要规则

    多元评价过程贯穿于篮球单元的教学之中,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在篮球单元的学习态度、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和进步情况,达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目的。

    基于以上内容,以三级(六年级)上学期篮球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由三个小单元组成:移动、行进时双手将球传至胸前、接球,发展篮球活动能力。单元教学计划(附件1)。第一课是单元教学准备(附录2)。第2课和第3课(附录3和4)是移动单元的动作方法和练习方法,第4课不再展示。步行时双手在胸前传球和接球为主本学期的技术学习单元。根据《省大纲》要求,提出第5课(附录5)的动作方法,第6、7课(附录6、7)的练习方法为1.2.采用方法1第8课(附录8)中,第10课中未使用方法3,第11课(附录9)中的技术评估为提出。培养篮球机动性的练习和游戏单元在第 14 课(附录 10)中介绍,在其他课程中没有介绍。单元评估的2课(第17课和第18课)将不再显示。

    附件1

    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

    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核心规则

    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

    附件2

    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

    附件3

    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核心规则

    附件4

    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核心规则

    附件5

    附件6

    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核心规则

    附件7

    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的重要规则

    附件8

    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

    附件9

    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核心规则

    附件10

    篮球核心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的重要规则

    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核心规则

    篮球的重要规则_篮球运动的核心训练_篮球核心规则

    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1、2项球类运动技能,体育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技术动作,还要培养他们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术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建立目标明确、衔接紧密的小、中、高单元一体化的单元教学体系,在各级教学中贯彻落实“讲课、勤练、经常竞赛”,让学生更多地学习。学生进入比赛场地。

    声明:本文内容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独家特稿。若微信公众号等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有人转载,请直接转发。

    本文引用格式:马阳旭,王兴发,裴庆,等。构建以培养专项运动技能为核心的“小篮球”大单元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21(12):14-23。

    (本文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12期“专题报道”栏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anlihuogw.com/html/tiyuwenda/949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